希伯來文教室、希伯來文字母班、希伯來文初班及中班證書班、希伯來文水彩畫班、希伯來文聖經專題講座
 
Thy Kingdom Thy People 爾國爾民

以色列近代史

近代錫安主義
希伯來語言復生

以利亞撒‧葉浩達(Eliezer Ben Yehuda)

1858生於立陶宛以利亞撒‧皮爾曼,在巴黎受教育。他用以利亞撒‧葉浩達 (Eliezer Ben Yehuda) 署名印發「猶大之子」(Son of Judah) 呼籲猶太人回歸,在故土成立猶太社會。

1881年,俄羅斯的反猶活動,促使第一批猶太人回歸巴勒斯坦 (aliyah) 。之後,猶太人陸續回歸,20多歲的葉浩達也回歸故土。

葉浩達相信,通用的語言是以色列復國和繼續生存必備的條件,在一片反對聲中,憑一人之力,決心把古老的希伯來語言復生。他花了41年時間,嘔心瀝血編製成希伯來文字典。

那時,我必使萬民用清潔的言語,好求告我耶和華的名,同心合意地事奉我。( 番3:9 )

 

近代錫安主義之父

赫爾赫茲 (Theodore Herzl)

1896年,來自維也納的匈牙利猶太人赫爾赫茲(Theodore Herzl) 出版「猶大國」(The Jewish State)的小書,提出猶太人應當建立自己的國家。

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召開第一屈錫安主義大會,會議議定錫安主義的目標,是「透過公安法,為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創建家園。」

從他9月3日的日記中說:「我在巴塞爾締造了猶大國……也許5年後,最遲50年,猶太人一定可以復國!」

1903年,考慮在烏干達復國。

1904年,赫爾赫茲暴斃,年僅44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超過65,000名猶太人從俄羅斯、羅馬尼亞和波蘭回歸故土。土耳其宣佈錫安主義組織為非法,將11,000猶太人遞解出境。

土耳其奧圖曼帝國是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的主要障礙。

 

巴爾福宣言(Balfour Declaration

1917112日,英國外相巴爾福公佈內閣致英國猶太社團函件,表明同意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國。

1917年12月11日<巴爾福宣言>發表復第40天,英國艾倫比將軍從雅法門(Jaffa Gate)步入耶路撒冷,聯軍沒有發射一粒子彈,土耳其軍隊主動歸降,這是耶路撒冷唯一一次沒有傷亡流血而被攻佔的戰役。也是猶太人於主前164年馬加比奪回耶路撒冷的同一日。

雀鳥怎樣搧翅覆雛,萬軍之耶和華也要照樣保護耶路撒冷。他必保護拯救,要越門保守。  (賽31:5)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敵擋耶和華心意的土耳其奧圖曼帝國,在巴勒斯坦地歷時400年的統治終於結束。

歷史學家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戰猶太人預備了應許地,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應許地預備了猶太人。

1919年1月,魏茲曼與亞拉伯王國費沙爾陛下,在英國同意下達成協議。

1920年4月,在聖里姆會議中,國際聯盟賦予英國巴勒斯坦及米索波達米亞托管權。英國有責任實踐<巴爾福宣言>……積極謀求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建立家國。」

卻遭20世紀初新興的亞拉伯民族運動支持者強烈反對,不滿單單在米索波達米亞和亞拉伯半島建立自主的亞拉伯國家,要在當地建立獨立自治的政府。

1922年,英國發表<白皮書>,邱吉爾重申支持猶太人建立家國,加上4個條件:

  1. 沿約旦河將巴勒斯坦分割,在巴勒斯坦托管區為亞拉伯人創建家園。
  2. 猶太人的家園局限在約旦河西一帶。
  3. 被免成立以猶太人為主體的猶大國。
  4. 以經濟理由限制猶太移民。

英國在約旦河以東,把巴勒斯坦77%的土地劃分出來,建立亞拉伯國家外約旦,禁止猶太人進入。

<白皮書>不利於建立猶大國,但在巴勒斯坦的猶太人數驟增10倍,達60萬人。

猶太人回歸後,開發土地,發展經濟,帶動40-50萬亞拉伯人就業機會。雙方彼此接納,和平共處。

20世紀20-40年代,英國為了石油,在亞拉伯世界壓力下,不願履行對猶太人應盡的國際義務。

1939年,英國發表<白皮書>,否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大國的可能性,對猶太人回歸訂下更嚴格的限制。

歐洲局勢迅速惡化,在納粹德國統治下,數以百萬計猶太人欲逃離歐洲,卻無處容身!

1937-1945年,納粹大屠殺,歐洲6百萬猶太人死亡,其中1.5百萬猶太兒童。

1938年,32個國家在瑞士伊維晏(Evian)舉行會議,各國代表均拒絕敞開國門讓猶太人入境。

二次大戰結束後,大量猶太難民,擠上殘破的的船隻,欲回故土,卻遭英國阻止登陸。1947年,「出埃及號」(Exodus)抵海法港(Haifa)竟被遣返法國,此慘劇使西方世界大為震驚。

戰後新成立的聯合國決定重新探討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建立家園的可行性。

 

聯合國第181決議案

19471129日,聯合國通過將巴勒斯坦餘下23%土地一分為二,成立猶大國和亞拉伯國,並將耶路撒冷劃為自由的國際性城市。

錫安主義者欣然接受聯合國通過的<分治方案>,亞拉伯人則強烈反對。

猶太人獲准可在故土建立獨立自主的家國,距離赫爾赫茲在日記寫下的說話,剛好50年!

1948514,上午8時,英國徹離。下午4時,首任總理古理安,發表獨立宣言:

「基於猶太民族天賦及歷史上應享的權利,並根據聯合國的決議案,我們如今鄭重宣告在巴勒斯坦成立以色列國!」。

國豈能一日而生?民豈能一時而產?因為錫安一劬勞便生下兒女,這樣的事誰曾聽見?誰曾看見呢?  ( 賽66:8 )

次日,以色列被埃及、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軍隊和外約旦亞拉伯軍團(Arab Legionnaires)圍攻。

亞拉伯軍團向耶路撒冷舊城內的猶太民區發動猛烈攻擊,以民力抗兩周,最終被迫投降。

1948-1967年(共19年),猶太人被禁止前往哭牆(Kotel)。

1949年4月簽訂停火協議,耶路撒冷舊城由聯合國交予約旦托管。

1950年,約旦國王亞布杜垃(King Abdullah)非法吞併猶大,撒馬利亞和東耶路撒冷。並將猶大和撒馬利亞改稱為西岸。

 

巴勒斯坦難民

獨立戰爭爆發前,亞拉伯領袖鼓勵同胞退出居亞拉伯戰位線後方,並承諾在滅絕以色列後,容讓他們回歸家園。當時約60萬亞拉伯人自願遷離家園,大部份人在英國托管結束前己離開家園。

戰爭結束,亞拉伯國家,迄今仍推卸責任,指稱以色列要負全部責任。

以色列拒收1948年自願離開的亞拉伯人,免為新政府帶來沈重經濟負擔。此外,以色列必須接待被鄰近亞拉伯國家驅逐出境的60萬猶大難民。

獨立戰爭造成難民問題和土地問題,成為日後1956、1967和1973年多次戰爭的誘因。

1967年6月7日,以色列軍兵進駐耶路撒冷舊城。戰爭結束後4天,以色列國防部長達揚將軍決定將聖殿山交還回教最高議會管理。

1967年8月,亞拉伯各國代表在蘇丹首都喀土穆(Khartoum)開會,一同聲明與以色列的關係:

  1. 不與以色列和解。
  2. 不與以色列協議。
  3. 不承認以色列國。

1980年7月30日,以色列國會通過耶路撒冷法(The Jerusalem Law),宣佈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恆和不可分割的首都。

 

以色列會經歷靈性的重生

以色列如何在一日之內復國,可能亦會在一日之內得著靈牲的重生:

國豈能一日而生?民豈能一時而產?因為錫安一劬勞便生下兒女,這樣的事誰曾聽見?誰曾看見呢?   賽66:8

 

靈性的重生的關鍵

我必將那施恩叫人懇求的靈,澆灌大衛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他們必仰望我(或譯:他;本節同),就是他們所扎的必為我悲哀,如喪獨生子;又為我愁苦,如喪長子。   撒12:10

 

耶和華這樣說:

以色列是我的兒子,我的長子。  (出4:22-23)

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人。 申32:10

這是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民23:9

耶和華獨自引導他….。  申32:11-12

趕散以色列的必招聚他,又看守他,好像牧人看守羊群。   耶31:10

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  出19:4

「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

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他們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 耶31:31-34

那使太陽白日發光,使星月有定例,黑夜發亮;又攪動大海,使海中波浪匉訇的,萬軍之耶和華是他的名。他如此說,這些定例若能在我面前廢掉,以色列的後裔也就在我面前斷絕,永遠不再成國。這是耶和華說的。 耶 31:35-36

我必從各國收取你們,從列邦聚集你們,引導你們歸回本地。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要潔淨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棄掉一切的偶像。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裏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裏面,使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

你們必住在我所賜給你們列祖之地。你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你們的神。   結36:24-28

要對他們說,主耶和華如此說:『我要將以色列人從他們所到的各國收取;又從四圍聚集他們,引導他們歸回本地。我要使他們在那地,在以色列山上成為一國,有一王作他們眾民的王。他們不再為二國,決不再分為二國; 結37:21-22